亚组结果显示 干预时长3个月,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干预6个月[MD(95%CI)

亚组结果显示 干预时长3个月,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干预6个月[MD(95%CI) -0.42(-0.63,-0.22)]及10~12个月[MD(95%CI)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r AAV9-HIF-1α对缺血后处理作用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雄性db/db小鼠4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px-478-2hcl.html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st C组)、r AAV9-HIF-1α+缺血后处理组(HIPost C组)。采用尾静脉注射法注射r AAV9-HIF-1α;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15min前灌注5min、缺血5min连续3个循环建立缺血后处理模SGC-CBP30分子量型。心内取血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 CBA流式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及IL-10);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因子(MDA、SOD); Western blot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结果与S组比较,I/R组的肺组织损伤严重,氧自由基和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升高;与I/R组比较,IPost C组氧Blebbistatin生产商自由基含量降低,但促炎性细胞因子仍大量存在,而HIPost C组的炎性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含量均显著降低,HIF-1α的含量显著升高。结论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氧化应激激活以及HIF信号通路损伤直接导致急性肺损伤,r AAV9-HIF-1α可调控缺血后处理通过上述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肺损伤,发挥围术期肺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德谷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应用综合指数法分析病种绩效,为进一步推进病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2014年-2015年纳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管理的27

目的应用综合指数法分析病种绩效,为进一步推进病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2014年-2015年纳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管理的27个手术病种,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工作量、费用、效率等指标进行指数化处理,分析病种绩效情况。结果 27个手术病种中,综合绩效指数增加5.13,增长率为3.51%。其中,工作强度指数增加7.55,购买AZD4547费用指数增加2.61,效率指数降低5.07。结论项目医院病种绩效以工作强度指数增长为主。今后在增加病种收治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医疗费用管控和工作效率提升。
目的对比3D打印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术前与术后剂量学验证结果,探讨治疗精确性。方法纳入2015年12月—2016年3月于本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pd-0332991-palbociclib-isethionate.html院接受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4例。所有患者行术前计划设计、3D打印模板制作、穿刺及粒子植入,对比术前、术后剂量学参数,包括D90%、最小周边剂量(MPD)、V100%、V150%、V200%、适形指数(C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I)。统计学采用配对Stem Cell Compound Libraryt检验。结果设计制作3D打印模板14块,共16个治疗区。与术前相比,术后V100%减小(t=2.451,P<0.05);术后D90%和V150%均值较术前小,V200%、MPD均值较术前大,但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I、EI、H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模板辅助,术后验证的主要剂量指标均较好地达到了术前预计划要求,有良好的治疗精确性。

结论 中药复方糖肾煎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糖、24 h-UAlb、Cys-c及血、尿β2-MG,发挥肾保护作用。

结论 中药复方糖肾煎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糖、24 h-UAlb、Cys-c及血、尿β2-MG,发挥肾保护作用。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创面难愈与糖代谢异常关系密切,是临床常见、治疗棘手的并发症。由于其发病机制复selleck抑制剂杂且未完全明确,临床尚缺乏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从皮肤“微环境污染”、过度氧化应激、“隐形损伤”、肠道菌群失衡等角度阐述了该病的发病机制,综述了细胞因子、高压氧、新材料、新药物应用等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该领域药物研发及临床治疗提点击此处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思路借鉴。
目的:观察“以通为用”的络病理论指导下应用的中药配合针刺处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CB-839说明书。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注射的基础治疗,治疗组额外给予中药汤剂(当归、白芍、桂枝、细辛、生姜、大枣、桃仁、红花、川芎、地龙)配合针刺(大钟,公孙,丰隆,飞扬,气海、关元、肾俞、命门、三阴交、太溪、复溜、足三里)治疗。疗效评价指标为中医证候评分、西医临床症状评分,踝肱指数,下肢动脉内径及峰值流速。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肿瘤负荷,且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吸入联合米力农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selleck化学药品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PPHN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米力农及常规治疗,观察组用NO吸入联合米力农治疗。治疗后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4 d,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 62%,优于CAL-101DMSO溶解度对照组的76. 60%(P <0. 05);两组肺动脉压(SP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GPⅡb/Ⅲa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SPAP、PaCO_2、血小板聚selleck产品集率、P-选择素、GPⅡb/Ⅲ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aO_2、SpO_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NO吸入联合米力农治疗PPHN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血小板聚集。
目的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对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10只。

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通过抗体滴定优化流式分析血液细胞的方法,并指出在特定实验中根据抗体滴定结果选择合适的抗体浓度、细胞数量、染色时间

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通过抗体滴定优化流式分析血液细胞的方法,并指出在特定实验中根据抗体滴定结果选择合适的抗体浓度、细胞数量、染色时间和固定步骤对标记血液细胞进行流式检测的研究至关重要。
传统的自动扶梯踏板振动故障自愈方法自愈时间长,很容易带来安全问题。为了提高自动扶梯踏板的安全系数,基于免疫Agent设计了一种新的LXH254研究购买自动扶梯踏板振动故障自愈方法,分析自动扶梯踏板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立自动扶梯踏板振动故障自愈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进行故障自愈,通过外部的传感器与内部的传感器检测故障信息,确定故障区域后将故障区域隔离以便不影响其他部分正常工作,通过网络连接管理重构网络,基于Agent的免疫算法对自动扶梯踏板进行免疫系统的Selleckchem BMS-777607设立。为检测方法效果,与传统自愈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免疫Agent的自动扶梯踏板振动故障自愈方法抗体与抗原的结合率接近100%,能有效清除抗原,消除障碍,大大缩减故障自愈时间,提高自动扶梯踏板的安全性。
目的 研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自身免疫性肺气肿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抗内皮细胞查看更多抗体(AECA)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完全弗氏佐剂外,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完全弗氏佐剂混合物以复制自身免疫性肺气肿模型;造模给药后第2天,干预组大鼠腹腔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0 mg/(kg·d),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均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21 d。

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观

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用利拉鲁肽,对照组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二甲双胍,治疗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BMI、腰围、内脏脂肪面积、血糖、血糖波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www.selleck.cn/CDK.htmlIL-6)等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BMI、腰围、内脏脂肪面积明显减少(t/P=2.710/0.001、3.560/0.001、3.561/0.001);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明显减低(t/P=3.564/0.001、3.316/0.002、4.765/Mdivi-1生产商0.000、3.559/0.001);血糖达标时间缩短,胰岛素用量减少(t/P=4.899/0.000、4.825/0.000);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显著降低(t/P=2.468/0.024、2.493/0.012、2.688/0.008)。结论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利拉鲁肽,可促使血糖尽快达标,减少胰岛素用量INCB018424体外,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目的系统评价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1日—2019年11月8日,搜索所有关于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文献。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1 43%)高于对照组(52 08%),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AS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1.43%)高于对照组(52.0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AST、ALT、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血清VEGF、OPN、HIF-1α、AFP水平相当,pCP-690550>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AST、ALT、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血清VEGF、OPN、HIF-1α、AFP水平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AST、INCB028050 NMRALT、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血清VEGF、OPN、HIF-1α、AFP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91.84%发现更多)高于对照组(72.92%),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3.88%)高于对照组(77.08%),p<0.05。结论 西黄胶囊结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可提升肝癌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提升患者肝功能,缓解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满意率提升,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结果:地龙有效成分组、福辛普利组HMC细胞生长平均抑制率下降(P<0 05);地龙有效成分、福辛普利干预后,细胞培养液中的TNF-

结果:地龙有效成分组、福辛普利组HMC细胞生长平均抑制率下降(P<0.05);地龙有效成分、福辛普利干预后,细胞培养液中的TNF-α、IL-6和MCP-1含量均有下降趋势,与高糖刺激组比较,地龙有效成分组培养液中细胞TNF-α mRNA表达水平下降,MCP-1 mRNA表达水平上升,福辛普利组TNF-α 、Iselleck screening library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地龙有效成分对高糖下HMC细胞的干预作用可能是抑制细胞炎症因子分泌。
背景 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相关并发症,代谢紊乱是其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而PR间期延长是亚临床CVD的重要标志。目的探究达格signaling pathway列净与利格列汀对T2DM患者代谢指标及PR间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DA组和Li组,各40例。DA组患者口服达格列净片10 mg/d;Li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利格列汀5 mgselleck HPLC控制/d;治疗周期为24周。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保持原有降压、调脂等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血尿酸(SUA)及PR间期,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A组、Li组最终各有35例患者完成研究。

为提高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本文从课程资源的挖掘、核心授课内容的确定、主题研讨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多种考核方式的综合实施等

为提高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本文从课程资源的挖掘、核心授课内容的确定、主题研讨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多种考核方式的综合实施等方面探讨了我校研究生”合成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设实践和取得的教学效果。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课堂教学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人才培养最直接、最重要的环节。本文从食品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主selleck产品要改革内容、改革成效三个方面论述基于移动信息技术的食品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介绍”微生物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首先,对传统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与顺序进行调整与重构,并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其次,改革教学模式,采取”做中学,做后教”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最后,改革考试方案,引入大赛获奖免试制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selleck MEK 抑制剂力。通过改革,学生的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病原生物学内容多、知识点散乱,给教学带来较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分享综合创新实验教学改革在病原生物学中应用的几点体会。通过以动物模型为案例引导的病原生物学综合创新实验的开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ABT-888记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各高等院校已陆续开展专业课的全英文教学。《微生物学》是农林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文章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林学院森林保护学专业的特点,对《微生物学》全英文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初步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分析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微生物学》全英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试验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无花果ISSR-PCR反应均有极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Easy Taq Buffer (Mg~(2

试验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无花果ISSR-PCR反应均有极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Easy Taq Buffer (Mg~(2+))>引物>Taq聚合酶>DNA>dNTPs。最终确定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反应总体积25 μL,Taq聚合酶1.5U,dNTPs 0.16 mmol/L,DNA 30 ng,引物0.3 μmol/L,Easy Taq Buffer (Mg~JPH203浓度(2+)) 3.5 μL。研究结果为今后无花果ISSR标记开发、遗传多样性研究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试验旨在查明贵州某竹鼠养殖场竹鼠死亡原因。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定、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种属进行确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人工感染小鼠试验探究分NLRP3抑制剂离菌的致病性和PCR检测毒力基因。结果显示 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分离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其16S r DNA基因序列经测序及BLAST比对,显示其与大肠埃希氏菌序列相似度达98. 2%—100%。在系统发育树上与大肠杆菌聚为一枝。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分离菌为大肠埃希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氟苯尼考、头孢曲松、头孢氨苄等药物敏感、对四环素、多西环素、青霉素等药物表现耐药,4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Intl1 (146 bp)、tet A(831 bp) 2种耐药基因,与药敏表型相符。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小鼠有致病性。8种毒力基因检测分离菌携带pap A(761 bp)、Uid A(264 bp)、afa(251 bp) 3种毒力因子。上述结果表明本实验分离到一株对四环素类耐药的竹鼠源大肠埃希氏菌,为该竹鼠养殖场的竹鼠疾病防治与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