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筛选,本研究成功获得了16株烟曲霉伊曲康唑耐药菌,其中有两株对两性霉素B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通过构建烟曲霉突变体库以及

通过筛选,本研究成功获得了16株烟曲霉伊曲康唑耐药菌,其中有两株对两性霉素B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通过构建烟曲霉突变体库以及耐药突变子筛选获得了16株烟曲霉耐药菌,为进一步研究烟曲霉的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目的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1 dsDNA同聚嘌呤区设计反基因寡核苷酸药物-锁核酸(locked nuc很少leic acid,LNA),并在体外观察抑制HBV复制的效果。方法针对HBV前S1 dsDNA的3023~3037 nt、3094~3109 nt两个同聚嘌呤区,利用RNA structure软件分别设计并合成LNA,以阳离子脂质体为载体,将药物转染入HepG2.2.15细胞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分别检测3 d、6 dTPX-0005小鼠和9 d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和HBsAg的含量;CCK8法检测锁核酸对HepG2.2.15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 LNA对HepG2.2.15细胞的HBV DNA转录和HBsAg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果随着时间进一步加强,在第9天的抑制率分别为45.37%和52.09%。两个同聚嘌呤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selleck合成<0.05),而封闭3023~3037nt同聚嘌呤区的LNA抑制作用较强,且最适序列长度为15~25 bp。CCK8实验显示LNA对HepG2.2.15细胞无任何明显的代谢影响。结论针对前S1 dsDNA同聚嘌呤区的反基因锁核酸分子在体外能够有效地抑制HBV的复制,以封闭3023~3037 nt靶位效果较强,且合适序列长度为15~25 bp。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患者(OLP)相关微生物群的多样性、组成和结构。

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2019年9月收治的T2DM患者124例作为观察组,包括糖尿病肾病(DN)患者48

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2019年9月收治的T2DM患者124例作为观察组,包括糖尿病肾病(DN)患者48例、非DN患者7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6PD mRNA、VEGF mRNA含量。比较两组G6PD mRNA、VEGF mRNA含量,分析两者之间关系,并对比不同DN分期患者G6PD mRNA、VE或者GF mRNA、肾功能指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评价G6PD mRNA、VEGF mRNA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DN患者G6PD mRNA低于非DN患者和对照组,VEGF mRNA高于非DN患者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G6PD mRNA与VEGF mRNA呈不要负相关(r=-0.528,P<0.05)。G6PD mRNA随DN分期增加呈降低趋势,VEGF mRNA呈升高趋势(P<0.05)。eGFR随DN分期增加呈降低趋势,UAER呈升高趋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G6PD mRNA与eGFR呈正相关(r=0.599,P<0.05),与UAER呈负相关(r=-0.384,P<0.05AMN-107供应商);VEGF mRNA与eGFR呈负相关(r=-0.472,P<0.05),与UAER呈正相关(r=0.370,P<0.05)。结论 G6PD、VEGF基因在T2DM中呈异常表达,两者互为关联,且与DN病情、肾功能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依据。
目的研究miR-29a通过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

oe-RASSF1A组细胞处于G_0/G_1期、S期、G_2/M期的比例分别为60 02%±3 21%、18 30%±2 31%、

oe-RASSF1A组细胞处于G_0/G_1期、S期、G_2/M期的比例分别为60.02%±3.21%、18.30%±2.31%、22.11%±1.03%,vector组分别为63.67%±4.16%、21.04%±2.65%、15.32%±2.52%,oe-RASSF1A组细胞处于G_2/M期的比例与vector组相比,P<0.05。oe-RASSF1A组细胞凋亡率为24.38%±5.点击此处80%,vector组为4.25%±0.92%,两组相比,P<0.05。注射oe-RASSF1A组细胞的裸鼠成瘤的瘤体重为(63.29±14.03)mg,注射vector组细胞的裸鼠成瘤的瘤体重为(104.58±17.52)mg,两组相比,P<0.05。oe-RASSF1A组细胞RASSF1A、PI3K、pPI3K、AKT、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67±更多1.32、0.86±0.21、0.26±0.15、0.91±0.11、0.30±0.07,vector组分别为1.05±0.04、1.00±0.00、1.01±0.01、1.04±0.04、1.00±0.00,两组细胞RASSF1A、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相比,P均<0.05。结论感染RASSF1A过表达慢病毒oe-RASSF1A的MCF-7细胞RAAZD1152体内SSF1A mRNA升高;过表达RASSF1A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G_2/M期、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体内成瘤能力,其机制可能与RASSF1A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维替泊芬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增殖、侵袭、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CNE1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1、2、4μmol/L的维替泊芬,记为A、B、C组,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

复发前CAl25、HE4和ROMA分别为(27 09±10 62)U/mL、(78 44±17 56)pmol/L和19 77±6

复发前CAl25、HE4和ROMA分别为(27.09±10.62)U/mL、(78.44±17.56)pmol/L和19.77±6.441。复发后CAl25、HE4和ROMA指数水平分别为(457.6±160)U/mL,(163.8±65.21)pmol/L和47±9.424。卵巢癌复发后,CAl25和ROMA指数水平明显上升(P<0.05),HE4虽然也表现Selumetinib订单出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0 3)。结论 在绝经前卵巢癌早期诊断、术后疗效监测和复发预测方面,CA125、HE4和ROMA指数各有优缺点,三者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外泌体是机体各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活动。外泌体被认为是也许肿瘤细胞与细胞微环境之间的一种交流途径,其与肿瘤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外泌体可介导特定的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并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传递包括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蛋白质在内的功能性分子。研究表明乳腺癌中miR-221的高表达会引起曲妥珠单抗耐药;miR-21的上调,miR-133b的下调可降低肺癌细胞对顺铂的U0126细胞系敏感性。外泌体介导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转移是促成乳腺癌细胞中多西他赛耐药的主要机制。这些发现证实了外泌体携带的功能性分子miRNA和蛋白质与肿瘤耐药性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外泌体可以作为信号转导的媒介改变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本综述侧重于列举外泌体与几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耐药性的相关机制,讨论miRNA功能在耐药性方面的前景和挑战,并强调探索外泌体在乳腺癌进展和耐药性中的有价值途径。

目的视神经管毗邻的结构复杂,建立三维视神经模型,以达到多角度直观观察视神经的目的。方法拷贝头颈CT血管造影(CTA)并对视神经、蝶

目的视神经管毗邻的结构复杂,建立三维视神经模型,以达到多角度直观观察视神经的目的。方法拷贝头颈CT血管造影(CTA)并对视神经、蝶窦及后组筛窦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分析三维立体图像上视神经的毗邻结构及分型。结果获得了视神经、蝶窦及后组筛窦的三维模型。根据视神经的三维立体毗邻结构将其分为3种类型,即 蝶窦型、筛窦型和蝶筛型。分析了视神经毗邻位置的分型GSK1120212DMSO溶解度所对应的蝶窦与筛窦气化程度的关系。结论三维立体模型中可以全方位直观观察视神经的毗邻结构。
目的采用场强为3.0T的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术(3.0T TOF MRA),观察突发性聋患者后循环动脉的内径及行程,为突发性聋的血管病因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单耳突发性聋的患者和102名对照组患者的颅脑3.0T TOF MRA图像数据。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及性别分布、外周血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进行对比后,进一步对比3.0T TOF MRA下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内径及行程,椎动脉内径及优势方向和程度,小脑下前动脉(AICA)的显影状态及内径,大脑后动脉(PCA) PLapatinib molecular weight1段和后交通动脉(PCoA)内径及行程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资料显示,突发性聋组外周血中LDL水平升高比例(34.44%)及显著升高比例(11.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升高比例(15.69%)及显著升高比例(4.9%)(P<0.01)。突发性聋组外周血中出现TC水平升高比例(24.44%)及显著升高比例(1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升高比例(19.6%)及显著升高比例(2.94%)(P<0.05)。

分别以MDA、SOD、NO、FMD为因变量,以民族(藏族=1,汉族=0)、是否EH(是=1,否=0)、是否尿蛋白(是=1,否=0)

分别以MDA、SOD、NO、FMD为因变量,以民族(藏族=1,汉族=0)、是否EH(是=1,否=0)、是否尿蛋白(是=1,否=0)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H是MDA的独立相关因素,民族、EH是SOD、NO、FMD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在高原地区,藏族和汉族EH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是增高的,内皮功能是受损的;与汉族EH患者相比,藏族获悉更多EH患者氧化应激水平较低,内皮功能受损较轻。
糖尿病肾病(DKD)作为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已经上升为全球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病因。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新一代口服降糖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从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5-Fluoracil说明书除此之外,SGLT-2抑制剂还具有肾脏保护功能,是近年来临床上治疗DKD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就SGLT-2抑制剂对DKD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对肾脏获益的可能机制等方面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目的 探讨贲门左侧胃后壁优先分离四孔法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一般年1月至2020年5月开展的122例肥胖病或肥胖合并糖尿病病人资料。采用四孔法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贲门左侧胃后壁优先分离切开胃胰韧带和部分胃膈韧带。充分暴露胃短血管后离断。再用切割闭合器行常规袖状胃切除,对胃大弯切缘进行缝合加固。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中位手术时间76(62~117) min,术中出血约20 mL。术后4~5 d顺利出院。术后随访1~42个月,均无术后出血及胃漏并发症发生。

癌组织FGF2、VEGFA阳性表达水平对预测淋巴结转移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癌组织FGF2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为

癌组织FGF2、VEGFA阳性表达水平对预测淋巴结转移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癌组织FGF2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643,95%CI为0.521~0.764;癌组织VEGFA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680,95%CI为0.563~0. 797。结论 FGF2、VEGFA均能辅助评估Erastin细胞系NSCLC发生、发展,且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可作为NSCLC诊疗新靶点。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股动脉入路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获悉更多分为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每组49例。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心功能。结果两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桡动脉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时间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股动脉入路PCI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穿刺成功率相当,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效果亦相当,经桡动脉入路术后恢复更快,局部并发症更少。
目的 探讨锌指基因ZFP580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调节VSMCs迁移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治疗后,观察组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应用银杏蜜环口服液联

治疗后,观察组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银杏蜜环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UAP,能清除氧化自由基,减少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UAP临床疗效显著。
目的探讨破裂和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特征与血管内超声(IVU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以重庆三峡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也许019年3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各3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行冠状动脉CTA、IVUS和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检查。比较VH-IVUS诊断的薄帽型纤维粥样硬化斑块(TCFA)中钙化斑块、低衰减斑块、正性重塑及餐巾环征等CTA高风险特征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CTA正确Z-VAD-FMK诊断出破裂斑块26/39个,有3个斑块的诊断为假阳性,灵敏度为66%,特异度为91%。融合坏死核心斑块的低衰减斑块、餐巾环征、坏死核心体积、坏死核心/纤维斑块比值等CTA特征均显著升高(P<0.05)。TCFA的坏死核心体积、坏死核心/纤维斑块比值等CTA特征显著升高(P<0.05),纤维斑块体积显著降低(P<0.05)。坏死核心体积、坏死核心/纤INCB018424DMSO溶解度维斑块比值等CTA特征在诊断纤维粥样硬化斑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730、0.872(P<0.05)。ACS病人中罪犯斑块的CTA高危特征检出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与IVUS相比,冠状动脉CTA识别破裂斑块的特异度高,但灵敏度低。此外,低衰减斑块、餐巾环征、坏死核心体积、坏死核心/纤维斑块比值等CTA高风险特征能很好的识别VH-IVUS诊断的融合坏死核心的斑块及TCFA,尤其是在ACS病人中。

PAP患者的NSE(rs=0 39,P=0 003)、CEA(rs=0 55,P <0 001)、CA153(rs=0 48,P

PAP患者的NSE(rs=0.39,P=0.003)、CEA(rs=0.55,P <0.001)、CA153(rs=0.48,P <0.001)、CYFRA21-1(rs=0.44,P=0.001)水平与DSS均呈正相关。结论 PAP患者血清中LDH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肿瘤标志物NSE、CEA、CA153和CYFRA21点击此处-1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DH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可能反映了P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群肿瘤坏死因子转化酶(TACE)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Selleck GDC044931例作为糖尿病组,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者22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人群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身高、腰围、体质量、合并疾病),生化指标(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TACE);采用HOMA模型公式计算HOMA-IR,统计分析两组人群TACE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TACE及HOSHP099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组TACE与HOMA-IR呈正相关(r=0.377,P <0.05),对照组TACE与HOMA-IR不相关(r=0.00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CE是患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TACE与HOMA-IR呈正相关,TACE有望成为前期筛选2型糖尿病的早期指标。

结论黄芪黄酮能够降低荷瘤小鼠体内VEGF和VEGFR-2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与转移。黄芪黄酮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使荷瘤小鼠体内VE

结论黄芪黄酮能够降低荷瘤小鼠体内VEGF和VEGFR-2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与转移。黄芪黄酮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使荷瘤小鼠体内VEGF和VEGFR-2水平下降更加明显。
目的探讨祛痰通窍汤联合多奈哌齐及奥拉西坦治疗痰瘀阻窍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脑病二科Selleck收治的189例痰瘀阻窍型血管性痴呆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5例)与治疗组(94例)。对照组采用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加奥拉西坦静脉输注,联合多奈哌齐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药祛痰通窍汤。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日常Wnt drug生活功能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ADL、H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阻窍型血管性痴呆疗效较好,能改善血管性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传统的手术和化疗等治疗手段对于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差。针对HER-2阳性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由于胃癌患者中HER-2阳性率极低,因此获益患者数量有限。胃癌的血管生成及其相关通路对胃癌的转移、复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其关键分子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为提高晚期胃癌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