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共合成新化合物143个,其中包括新目标化合物71个和新中间体72个。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或质谱等手段进行确证。 所有目标化合物均进行了初步生物活性评价。其中多数A系列化合物和B系列化合物的抑酶活性与SAHA相当甚至活性更高。A系列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说明:(1)向噻二唑5位苯基引入位阻越小的取代基,抑酶活性越好;(2)苯环取代基一般以引入邻位取代Depsipeptide半抑制浓度的效果最好;(3)给电子取代基衍生物抑酶活性较吸电子取代显著增强。B系列化合物中除萘环取代使HDAC抑制活性明显下降甚至丧失外,吡啶环、呋喃环和噻吩环等芳杂环取代物的抑酶活性都与SAHA相当或高于SAHA。在抗肿瘤细胞增殖方面,A系列化合物的A31效果最好,对所选测的6株肿瘤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均高于6m和SAHA;B系列化合物中B12的抑瘤效果最selleck合成好,活性与6m和SAHA相当。A系列和B系列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均显示,当Linker链长n=5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不明显;n=6时显示相对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 C系列化合物在活性评价中未达到相应异羟肟酸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水平,其中N-羟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和N-羟基肉桂酰胺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较6m和SAHA明显下降;2-氨基苯胺甲酰衍生物的selleck激酶抑制剂抗增殖活性与6m和SAHA处于同一个数量级,但是没有达到6m和SAHA的活性水平。 将1,3,4-噻二唑基改造为噻唑基和吡唑基的D系列目标化合物(D1、D2和ID3)对所选用的10株肿瘤细胞均显示优良的抗增殖活性,且活性明显高于6m和SAHA。除了对K56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的活性提高明显外,对其它9株实体瘤细胞抑制效果均比6m和SAHA提高2-6倍。 综上所述,本论文针对噻二唑类HDAC抑制剂进行了深入的结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