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药后第(7±3)天、第(30±3)天进行随访,分析红核妇洁洗液治疗AV患者的疗效。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微生物学疗效的因素。结果停药后第(7±3)天,治愈率为58.8%(77/131),轻中度AV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重度AV患者(63.1%vs. 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有效率为75.6%(99/131),轻中或度AV患者的有效率虽高于重度AV患者(76.6%vs. 7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5)。背景菌落为小杆菌样菌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球菌样菌患者的治愈率(64.5%vs. 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背景菌落为球菌样菌是影响治愈的独立危险因素(OR 4.497,95%CI确认细节 1.498~13.500)。结论红核妇洁洗液治疗轻中度AV或背景菌落为小杆菌样菌AV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显著改善阴道微生态环境。但对于重度AV或背景菌落为球菌样菌患者的疗效较差,是否延长疗程或加用抗生素仍需进一步研究。
专业转型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综合实力上来,很少涉及”课程GDC 0032转型”这个带有操作性的实质问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的主要课程之一,本文分析了专业转型背景下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及教学方法老套、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完善等,提出通过培训教师、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案等推动课程转型,以便于加强对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从而使《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的教学适应专业转型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