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肝癌组PPAR-γ及Sk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PPAR-γ蛋白与Skp2、P27kip1蛋白在不同TNM分期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R-γ蛋白与Skp2、p27kip1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Skp2与p27kip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07,P=0.点击此处020)。Skp2蛋白低表达组的1、3、5年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P<0.001)。结论:PPAR-γ和Skp2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Skp2可作为判断肝细胞癌预后的指标。"
“多参数的先导物优化可归纳为两部分:从微观结构上提高化合物的活性强度和选择性,从宏观性质上优化其物化性质、吸收和药代以及安全性质等,这些集中反映于无药理活性和成药性中。内涵于化学结构中的这两部分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对靶标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药物可容许物化、代谢和安全性质有更宽泛的表现。药物对靶标的亲和力(如平衡状态下的离解常数Ki)与体外活性(如EC50或IC50)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在初期优化中成为衡量化合物质量的主要指标。配体与靶标的亲和力或离解常数可转换为结合自由能,进而可用热力学实验NU7441 花费方法将结合能”"化解”"成焓和熵的贡献,这样,在结构优化过程中,测定化合物自由能、焓和熵变,可从原子和基团的性质、取向、位置和距离的变化等更加微观的层面上,理解对活性的影响和量变的规律。配体的这些热力学特征与配体-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生物学特征相结合,可深入揭示配体-受体的结合本质和呈现活性的内涵,从焓-熵的量变中把握结构变换对活性的影响,这是解析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指导分子设计的有用方法,本文将以实例讨论热力学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