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针刺治疗;观察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肾通络法治疗(肾虚血瘀者用补肾活血通络汤,肾虚痰浊者用补肾化痰通络汤)。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和中医VX-680 MW证候评分,同时比较BDNF、BACE1和S100β蛋白水平,并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6/40),高于对照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ADL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ACEErastin MW1、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通络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明确,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痴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且能上调BDNF水平、下调BACE1和S100β蛋白表达。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索”黄芪―白术”治疗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查询”黄芪―白术”的活性成分,运用TCMSP数据库对活性成分的靶点进行筛选,并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标准化命名。通过”TTD”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查询肺癌相关靶点。利用Venn Diagram得到”化合物―疾病”共同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PPI)的构建。使用R语言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黄芪―白术”药对共筛选得到活性成分19个,潜在作用靶点180个。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