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假奓包叶的抗菌活性成分。方法在抗菌药理活性跟踪下,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分离,运用波谱分析法和化学手段


“目的研究假奓包叶的抗菌活性成分。方法在抗菌药理活性跟踪下,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分离,运用波谱分析法和化学手段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具有明显抗菌活性的部位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洋芹素(1)、木樨草素(2)、穗花杉双黄酮(3)、丹皮酚(4)、脱镁叶绿素a(5)、132S-羟基脱镁叶绿素a(6)、β-谷甾醇(7)、豆甾醇(8)。结论化合物4-6为首次从假奓包叶属植物中得到。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1-6有一定的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化合物4-6为首次从假奓包叶属植物中得到。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1-6有一定的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其中化合物3-6还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化合物4活性最显著。”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樟脑乳http://www.selleckchem.cn/products/NVP-AUY922.html膏中葡萄糖酸氯己定的含量。方法:以Kromasil-C18(250.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44∶56∶1)(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0.1),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58nm。结果:线性范围为0.08~0.72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2%GPCR Compound Library,RSD=0.04%。结论:该方法便捷、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以控制该药的质量。”
“目的研究五柱五桠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抗缺氧活性。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结构,利用MTT法测试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五柱五桠果果实中分离鉴定了白桦酸(1)、白桦醇(2)、羽扇豆醇(3)、谷甾醇(4)、没食子酸(5)、没食子酸乙酯(6)、原儿茶酸(7)、原儿茶酸甲酯(8)。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